0

河南清廉红色教育培训中心

课程搜索
产品名称:
产品价格:
联系我们
  • 河南清廉红色教育培训中心

    师老师

  • 供应产品: 红色培训,红色教育,红色基地,红色教育培训,红色精神培训,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培训班,红色教育培训

  • 移动电话: 13303715399

    联系电话: 13213236000

    联系人:师老师

  • 传真:

沉浸助力红色旅游,创新推动红色教育

发布时间:2022/8/3 15:18:25 作者:河南清廉红色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红色旅游要把准方向,核心是进行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让干部群众来到这里能接受红色精神洗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论述,是指导新时代红色旅游教育的行动纲领和开辟红色旅游发展新境界的科学指南。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因此红色旅游区别于其他旅游类型的主要特征在于其教育意义。红色旅游作为新时代背景下一种保留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展示民族精神的爱国主题旅游,一直以来备受国家政策、旅游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关注。

近年来,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变化:红色旅游的主要客体发生转变,由原来的“60后”“70后”为主,向现在的“80后”“90后”“00后”转移,甚至部分地区的“10后”也开展了关于红色旅游的研学活动;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成效显著,尤其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等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节点,各地开展了特色鲜明的红色旅游文化活动,吸引了广大游客;红色旅游发展模式不断推陈出新,红色旅游与秀美山水和自然生态相结合,红色旅游与海滨风光旅游资源相结合,红色旅游与民俗文化旅游有机对接,逐渐形成了“红绿结合”“红蓝结合”“红古结合”等新型发展模式。

《中国红色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2021)》显示:2021年参与调查者中,41.7%的游客参加红色旅游的次数达到3次以上。其中,7.1%的游客参加红色旅游的次数超过5次,40%以上的游客经常自主选择红色景区参观学习。这表明为推动红色旅游更好地发展,探究红色旅游发展新模式、创新红色旅游发展方式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但是,当前红色旅游资源挖掘深度不足,展示方式较为陈旧,未能很好地适合年轻游客对红色旅游的审美心理特征。研究发现,由于红色旅游资源自身的特征,我国大多数红色旅游景区主要以传统的玻璃柜实物、事迹墙等方式进行陈列展示,宣讲方式也多为讲解员随团讲解,缺乏与现代化技术的结合。这种传统方式确实在以往的红色旅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需要承认,仅靠展示、讲解红色历史就想让未曾亲身经历过艰苦革命年代的新青年一代体会、领悟红色精神效果甚微。传统方式对受众的专注力要求较高,增加了游客获取红色旅游相关知识的难度;传统的红色旅游展示物需要游客调动有意注意激发间接兴趣,容易使游客产生疲惫感。此外,随着年轻一代逐渐成为红色旅游的主要客群,红色旅游的消费主力越来越呈年轻化态势。这也意味着,以红色文化教育为核心和精髓的红色旅游的发展与利用水平,将对赓续下一代青年的红色基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今社会,传统参观式、讲解式的红色文化传播方式难以吸引年轻游客的直接兴趣和无意注意,难以满足年轻游客现代多样化的需求,因而传统传播方式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思考和探索如何让旅游者尤其是青年一代能够重温、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价值观和信仰,促使红色文化历久弥新,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切实提升红色基因传承的实效性变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沉浸式体验为红色旅游景区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可能,各大红色景区在新科技的赋能下,依托自身历史,已将各种红色课堂变出了新花样。比如:上海“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将传统的红色党课与现在新潮的“密室逃脱”结合起来,从单向传播走向全方位沉浸,这种历史与时尚的结合方式,向大众展示了红色课堂喜闻乐见的模样,尤其吸引年轻人的眼球。

“通过亲身体验长征模拟场景,我们切身感受到红军长征过程中的艰辛,体会到祖国繁荣昌盛的来之不易。”这是上海海事大学的一位同学在参加完学校组织的“红色剧本杀”活动后的感悟,该校通过融入目前在青年群体中关注度高的“剧本杀”形式开启了沉浸式的党史教育,使广大青年学生沉浸式体验红色场景、感悟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沉浸是人们对某一活动或事物表现出浓厚而强烈的兴趣,并能推动个体完全投入某项活动或事物的一种情绪体验。1975年,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提出了沉浸理论。通过梳理关于红色旅游、沉浸理论的相关文献,可知目前国内将沉浸理论与红色旅游育人功能相结合的研究比较匮乏,关注和研究沉浸理论的领域主要在传播学,主要集中于新兴的VR技术在红色旅游上的应用设计。如高义栋等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红色VR场馆的设计;雷波、王宇龙提出了VR影像在传播红色文化中的作用。

沉浸式体验这一角度能将红色旅游资源的思想政治育人功能进行深度挖掘,从而更好地发挥红色旅游思政育人的作用,让新时代青年通过感同身受的体验用心领悟红色基因,创新红色旅游载体,提升红色基因传承和红色文化教育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全国多所大中专院校纷纷开展沉浸式的红色实践活动,使学校与学生在互动中产生思想共鸣,培养新时代红色传人。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带领境内外青年学子深入福建龙岩永定革命老区,重走“中央红色交通线”,学生在实地体验后亲自演绎作为交通线上的伯公凹小站的“信仰之灯”,不仅重新感悟革命岁月,学习革命前辈的无畏精神,而且能内化为自身的精神之“钙”;华东师范大学带领学生原创话剧《孟宪承》,使青年学子追忆国家历史,感受老一辈教育家与社会发展同呼吸共脉搏的淳朴情愫。

红色精神不仅是老一辈革命家不忘初心的理想信念,也是新一代红色青年树立信仰、确立人生目标的指路牌。因此,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沉浸式体验,提升红色教育高质量发展,让青年一代切身地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艰苦奋斗,才能更好地坚定信仰、赓续红色基因。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一、创新教学方式,夯实红旅青年思想性。打造沉浸式体验教育教学体系,通过化静态为动态、主客体互换、从室内到户外,从校内到红色教育基地等方式革新,丰富红色旅游教育载体,让学生或游客在沉浸式体验式学习中学思悟行。

二、巧借科技应用,强化红色交互体验性。通过科学技术的运用与情景布置,打造具有历史对话的临场感。更重要的是,强化参与对象与红色文化的情感交互,强化情感交流。例如提供特定情景服装、打造具有红色精神的故事体验等。

三、校企合作共建,增强红色教育立体性。通过校企合作共建“社会大课堂”,构建融红旅课堂教学、红色旅游地实践教学和红色旅游科技创新赛事、志愿服务等课堂活动“三位一体”的红色旅游教育培养体系,打通学校与社会、学生与老师、游客与景区的多维互动空间。

四、挖掘红色基因,增强红色文化内涵性。红色旅游不能一味地追求活动效果,更应该深耕项目所传达的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内涵,筑牢红色旅游思政育人的使命和职责,把握好娱乐性与严肃性的平衡,保证在传递红色文化的核心内涵基础上开展沉浸式体验。

【本文系2021年度华侨大学校基金项目“基于沉浸理论的高校红色旅游课程思政体系建构研究”(2021DJSZ0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旅游学院)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分享到:
更多...

上一条:桐柏精神红色教育培训中心的联系方式
下一条:河南某学院赴红旗渠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弘扬红旗渠精神,做好新时代好老师”主题教育培训班